十一读洛阳十四五:孟津、吉利合并的喜与忧
孟津区的设立,标志着洛阳市在十四五规划中的新阶段。这一举措旨在串联孟津、吉利、孟州、济源等地的城镇节点和产业功能区,打造洛济焦绿色转型发展的轴带。然而,这一宏伟蓝图的实现面临着权力边界难以打通的最大障碍。
一、喜:“加和”优势凸显
以2019年的数据为依据,孟津的GDP在九县中排名靠前,常住人口43.67万人,是吉利的六倍,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。吉利的GDP虽然在洛阳六区中排名最后,但按2018年末常住人口计算,其年度人均GDP却稳居全省县市区第一。合并后的孟津区GDP将超过洛龙区和西工区,排名第二。这种“加和”效应,不仅扩大了区域面积、增加了人口,还将带动经济和综合实力持续发展,实现1+1>2的放大效应。
二、忧:心态难以融合
尽管孟津区的设立在战略层面上是顺大势而为之,可喜可贺,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需正视。最大的纠结在于心态的融合,聚人更要聚心。对于公务员群体而言,晋升焦虑成为了一个挑战。伴随着孟津(吉利)撤并工作的推进,如何将两套机构、两套人马“装进”一套机构,将是一场复杂的人事调整挑战。这将引发部分人员的思想观念、思维方式以及心理定势的冲击和震荡,导致工作迷茫、晋升焦虑等心态的出现。对于民众而言,心态也是复杂多样的。孟津民众因成为市区人而感到欢喜,而吉利民众则因为改名换姓而感到抱怨。理性层面,大家都清晰地认识到撤县设区的动机之一是优化城市资源配置,孟津需要依托洛阳的资源与扶持,而吉利产业基础雄厚,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相对较低。然而,合并带来的心理代价不容忽视,包括吉利民众对于地区名字变迁的失落感,担心生活品质受到影响,以及对政策倾斜的顾虑等。
三、由“加和”到“融合”的突破:产业融合
实现“加和”到“融合”的飞跃,需要通过产业融合来推动。首先,吉利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,拥有以洛阳石化为龙头的工业企业105家,石化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。吉利与孟津的合并,将带来土地资源的扩大,为石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。通过积极打造石化产业集聚区,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吸纳集聚能力,形成具有吉利特色的“强磁场”,进而带动孟津石化产业的发展。其次,孟津与吉利可以共享洛阳主城的文旅资源优势,共同承担洛阳主城健康、旅游、文化、生活配套等产业的外溢发展,成为都市扩展的新功能板块。最后,两地区可以在治黄兴黄上发挥协同作用,共同推进沿黄生态廊道、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,共建岸绿景美的生态黄河。
总结而言,孟津与吉利的合并不仅在经济上带来了显著的“加和”优势,但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心态难以融合的问题。通过产业融合,如石化产业的协同发展、文旅产业的资源共享以及生态环境的共建,可以实现孟津与吉利的互惠互利、共荣共生。期待孟津与吉利的老乡们能够迅速融合,携手成为洛阳都市圈的重要力量。
多重随机标签